关闭广告

文科生太多,会拖累经济增长?我越来越信了

大猫财经15369人阅读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前些天,一位北大女博士在网上分享了自己艰难的求职经历,明明是顶尖名校的高学历人才,却找不到工作,找半天原因,大概因为她读的是文科。



她学的是历史学,这个专业对口工作不多,所以她最初的设想是进入学校当老师。

一开始,她应聘北京的一些高校,结果全都不要,然后,她去了离北京500公里的呼和浩特,应聘内蒙古大学,本以为录取几率高,结果也是不要。

大学不行,她又面试了很多中学,但不论北京还是外地的,全都不了了之,“连中学都看不上我”,她很无奈。

后期她又考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也面试过培训机构的教师,通通失败。



她一共面试了22所高校,13所中学,3个事业单位和2个教培类岗位以及公务员,很努力,但没有好结果。



无独有偶,前几天武汉大学政治学专业的毕业生写了一篇《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也火爆了全网。

这个小伙的求职路和普通农民工差不多,搬运工、服务员、物业、打杂:



做了十年之后,兜兜转转,现在还是水果店服务员。

北京大学的文科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排名低一些的院校就更难了。

延边大学历史学博士谭超就做了快递,成了中国快递业学历最高的快递员。



其实也是没办法,他本科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没拿到一份offer,所以才选择考研,读研期间试过房地产销售,干了两个月根本没有业绩,就放弃了,最后兼职做了本校的保安,但是收入非常低,只能勉强维持生存。

在他学会网购之后,又对快递行业感兴趣,终于一边干快递一边读博,才成了学历最高的快递员,而他对快递员的工作也很满意,并不打算毕业之后另外找,他说,他的导师收入还没有他干快递挣得多。



这类的案例太多,再加上“文科生百无一用”的说法也被很多人认同,现在,这个恐慌蔓延到高三填报志愿的孩子们。

2020年湖南耒阳文科状元报了北大的考古专业,留言区两极分化,很多考古界的人都在鼓励她,纷纷寄去了纪念品和各种礼物,成了考古界团宠。

但是更多的是打击她的声音,最典型的说法就是这个是冷门专业,挣不到钱,甚至有可能找不到工作:



足见大家对这个专业有多不看好。

跟文科的“没钱途”相反,理工科一直受到青睐,甚至有些二本毕业也很吃香。

土木建筑类专业看上去坑,但这个坑主要是工作辛苦,手握毕业证要想找到工作,还是比文科容易点。

如果专业好就更没问题,举个栗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既不是211又不是985,但他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可比很多211或者985院校高不少,年年报名火热,就业好啊。

很多人读了理工科的本科,尤其是数学、物理这样的基础学科,在考研时会转到金融、会计等专业,如果学校不错,毕业时进金融圈里最赚钱的行业研究、量化、投行等部门,也很有优势。

10年前,本科就业率排名前50的专业中,有41个是理科专业。

现在,依然如此:2020年度就业率排名前50的专业中,理科专业43个。

就业难、薪资低的“天坑专业”,前五名都是文科,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绘画和法学这四类 ,更是已经连续3年被“红牌警告”。

根据智联招聘的就业率调研报告,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不到理工的一半。

哪怕考公务员,也是理工的吃香。

公考的很多岗位需要理工专业背景,国考中几乎99%的岗位都有专业限制,其中经济类专业最为吃香,有些学校的经济专业不仅要理科生,学的数学都不是工科生上的高等数学,而是和数学系一样的数学分析。

而公务员中计算机类的招录人数,已经超过了汉语言文学、法学和新闻等老牌热门专业。

至于考古、古汉语这种冷门中的冷门,就只能报考不限专业的岗位,这个独木桥就更窄了——最夸张的一次,是去年的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招录比20813:1,两万里挑一。

就业难,薪资也有差距,2020年文科毕业生薪酬占比最大的是3000-5000元之间,理科毕业生薪酬占比最大的区间是5000-7000元,起薪低也就算了,收入增速也不是一个档次的,比如很多程序员努力几年还是可以挑战下百万年薪的,但对于普通岗的文科生来说,这就太难了。

那么,为什么文科生落得这么悲壮的结局呢?

人多是个问题。

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的应届本科生中,人文社科类占51.5%,但现实中对理工科的需求却更旺盛一点。

为啥非得招这么多文科生呢?这就说来话长了。

1952年,当时来中国的苏联专家阿尔辛杰夫提出意见,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工程师、医生、农业专家这样的“专门人才”,而不是文科这种大而无用的人。

于是,中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院系调整,许多学校的文科专业被直接砍掉,在1952-1957年之间,文、财、法三科学生从22.5%骤然减少到9.6%。

但改革之后,发现财经、法律类的专业人才太少了,于是开始增加这类学科的设置,特别是211工程启动后,要划拨130亿重点建设100多所高校,于是高校开始争取经费。

但想当211是有门槛的,最起码要是综合性大学,就是要有效覆盖6个及6个以上学科门类的大学。

为了争取国家的建设经费,大学们疯了。

那几年各个大学开始疯狂合并,比如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一口气吞了若干所兄弟院校,把自己吃成巨无霸。

很多本来地位很高、就业很好的理工院校也不甘心,决定扩大学科门类,他们也有这个能力。

要知道,文理科的投入是不一样的,理工科需要消耗大量实验资源,成本大约是文科生的7-10倍,相比之下,扩大文科门类成本不高。于是,很多理工大学纷纷增设了文、史、法、经济等专业,文科专业野蛮扩张,遍地开花。

这一波刚搞完,中国入世了,于是又出现了一批类似公共管理的新学科,专业名字高端大气上档次,课程设置都是大杂烩、一锅粥,什么都学,但都不精,成了大坑。

扩建文科院系容易,211评上,钱也到手了,但是文科生井喷,就业就难了,最常见的文史哲专业,读出来没有多少对口岗位对口行业。

储殷就骂过一个学生,“你管理系去学哲学,金饭碗里跳到泥饭碗里去了。你家里开矿吗,家里不开矿你学什么哲学?”



像王思聪这种,家里有那么多个小目标,学哲学就没问题。

其实各个学科都有功用,现在文科生被喷百无一用,还是大学的学科设置跟市场需求脱离了。

俞敏洪的搭档王强,在北大学的是英语,去了美国直接应聘软件公司当程序员,这就是看清了专业和市场之间鸿沟,但多数人没这个能力,最后的结果是,文科就业要不拼爹,要不拼运气,都不行的只好灵活就业。

这两年就业压力超大,跟这种学科设置的落后不无关系。

2021年4月,央行亲自下场,发布了一篇工作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其中就说到:

“文科生太多,会拖累经济增长。”

“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当时,很多人是不服的,现在看,可能是有些道理的。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2岁幼童被父亲从楼上扔下致死 警方:男子已落网

新京报 浏览 66451

卷首语 | “做”出来的女性主义

时尚COSMO 浏览 8415

政法委书记梁野任上被拿下 一个月前曾露面

政知新媒体 浏览 43529

消失的汽车,找车的人

中国企业家杂志 浏览 10805

雷军:小米13目前没有计划做半代升级的版本

界面新闻 浏览 14902

谷歌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数百人 重组Pixel等硬件设备团队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8969

突发闪崩!最新回应来了

中国基金报 浏览 6899

突发大事故!全广东打不了电话?电信回应

中国基金报 浏览 12395

美伊换囚成行,国际油价下挫

华尔街见闻官方 浏览 10891

父亲被熟人杀害后母亲出走17年 20岁儿子控告母亲遗弃

红星新闻 浏览 42888

库里:我不怕投关键球 基于我付出的努力我应该得到信任

直播吧 浏览 10814

《神雕侠侣》曝预告:罗嘉良陈紫函演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太路人

不八卦会死星人 浏览 8807

人民币汇率强势反弹逾300个基点 汇率暂别连跌走势

华夏时报 浏览 11660

上影节红毯大PK!倪妮舒淇周冬雨比美

萌神木木 浏览 12644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区别在哪里?

时尚搭配师Nicole 浏览 15645

贾玲这场床戏,不该被嘲笑

独立鱼 浏览 8967

千亿电力央企将迎新董事长,去年盈利约72亿,人均薪酬超34万

华美财经 浏览 7055

俄总统普京宣布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5437

前州长宣布退出美总统大选:永远不会让特朗普再次当选

上观新闻 浏览 55407

市盈率10倍以内,估值历史新低白马股,未来潜力巨大

资本百科 浏览 8231

英伟达财报电话会:对市场前景乐观、优先解决产能问题

电厂 浏览 10255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