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美国对华用新词:"脱钩"改成"去风险"

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12654人阅读

(原标题:“脱钩”改成“去风险”,美国对华用新词!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最近一段时间,“去风险”取代“脱钩”,成为西方政客谈论对华政策的新热词。

“去风险”(De-risking)为何突然火了?这一表述率先由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使用,她在今年3月底阐述对华政策时,首次抛出了对华“去风险”的概念。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美国政府也频繁使用“去风险”的论调。七国集团(G7)峰会公报称,致力于对华“去风险化,而不是脱钩”。

5月3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再次鼓吹“去风险”。他在出席“美国一欧盟贸易和技术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后对记者称,美欧对华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去风险”。

“脱钩”改成“去风险”,美国对华用新词!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布林肯

从之前的“脱钩”到现在的“去风险”,美国对华政策措辞变化背后,有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1、“脱钩”太硬、“去风险”稍软,美国换个话术目的仍是纠集盟友对付中国。

从首次提出,到广泛使用,“去风险”这词出现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什么是“去风险”?具体是指哪些“风险”?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其胜指出,美西方并没有详细界定“风险”具体指的是什么,但结合欧盟过去几个月里发布的一些文件来看,欧洲领导人当时提出“去风险”主要指两个方面:一个是经贸领域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寻求所谓“多元化”;一个是希望限制部分领域的对华经贸往来,削弱中国在高技术领域和安全方面的能力。

吴其胜认为,美国使用“去风险”一词,只是姿态上的软化。过去几年,美国一直积极推动部分领域对华“脱钩”,但“脱钩”很大程度上依赖与盟友特别是欧盟的合作。欧盟不愿对华“脱钩”,不想完全追随美国,所以当欧洲领导人提出“去风险”时,美国积极接过这一表述,以此作为统一盟友立场的手段。

“脱钩”改成“去风险”,美国对华用新词!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美国国旗

德国《明镜》周刊日前评论称,“去风险”是西方粉饰其分歧的一个“魔法词汇”,与中国打交道,“去风险”会适得其反。

无论是“脱钩”,还是换一个“去风险”的马甲,本质上都是服务美国的私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英告诉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美国推动对华“脱钩断链”失败,就换个词来用,但换汤不换药,还寄希望于用所谓“去风险”来团结盟友一起对华,掩饰其“去中国化”的本质。所谓“去风险”,就是企图把供给冲击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冲击作为“风险”戴在中国头上,以此来纠集盟友对付中国。

美国搭建各种“小圈子”,博得他国支持,搞“友岸外包”“近岸外包”,试图假借“印太新经济框架”等去中国化并试图构建与中国平行的产业链供应链,说白了还是以美国利益为核心,要求其他国家服从美国利益,这是美国霸权的具体体现,希望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付中国,但实际上是完全无法实现的。

当前,美胁迫盟友对华脱钩已招致多国不满。奥地利一份智库研究报告估算,如果对华脱钩,德国一年GDP将下降2%,相当于损失600亿欧元。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中双方应共同努力,不掉入“脱钩断链”陷阱。

2、“去风险”只是部分政客话术,美欧企业家已用脚投票。

一面是美国政府声嘶力竭地鼓动企业与中国“脱钩”“去风险化”,一面是美企高管们纷至沓来。

今年以来,在中美关系经历复杂困难的时刻,苹果、摩根大通、通用汽车等美国大企业高管纷纷访华,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更是强调“美中利益交融,如同连体婴儿彼此密不可分”。

就在马斯克访华首日,特斯拉股价应声上涨,时隔半年,马斯克重新获得了世界首富的头衔。他们用实际行动“打脸”了美国政府大肆宣扬的所谓“去风险”。

“脱钩”改成“去风险”,美国对华用新词!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5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图源:外交部网站

“中国风险何在?风险绝非来自中国。”刘英举例指出——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发动机和增长源,这是毫无疑问的。10年来,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8.6%,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和贡献超过了后面美德日等六国的总和。中国风险何在?

中国有14亿多的人口,是全球第二大市场,马上就要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中国也是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第一大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风险何在?

中国没有向全球输出通胀,也没有向外输出所谓加息带来负面溢出效应,或者是向外输出危机。中国风险何在?

中国倡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拉动上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中国风险何在?

这样的中国,是机遇而非风险,是未来而非过往,是增长源而非危险源。正如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近日所说,如果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那就是在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

3、“风险”还是“机遇”世人自有公论,试图包围长江黄河的最终只会让自己干涸。

6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世界面临的真正风险是搞阵营对抗、“新冷战”;是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地区动荡混乱;是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是对外转嫁经济金融风险,周期性收割世界财富。国际社会应该警惕和共同抵御的是这些风险。

“脱钩”改成“去风险”,美国对华用新词!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美国白宫

“风险恰恰来自美国。”刘英说,“从搞阵营对抗、‘新冷战’,到对冲突地区输出武器、火上浇油,再到对其他国家无端制裁、长臂管辖,美国将‘风险’的矛头对准中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风险就是它自己。”

刘英指出,美国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将1200多中国企业和个人列入实体清单,实施各种限制与制裁。美国对俄罗斯、伊朗、古巴等国随意制裁,带来地缘政治风险。美国乱发货币带来通胀外溢后,又激进加息10次,抑制世界经济增长,导致土耳其股债汇“三杀”,不少国家债务风险高企。从大水漫灌对全球输出通胀到输出通缩,带来债务和金融风险。

谁是“风险”,谁是“机遇”,世人自有公论。无论是“脱钩”还是“去风险”,还是之后可能出现的新话术,贴近中国市场是大势所趋,始终不可逆转。

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近日在推特上发文指出,“去风险”实际上就是“脱钩”,这就像其他河流试图包围和孤立长江黄河,“最终只会让自己干涸”。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尔滨”火爆出圈,冰雪热能撬动东北经济吗?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9037

股价飙涨市值逼近苹果!谁还能挑战英伟达?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8374

爆火情侣竟不是真人!新版Midjourney效果炸裂,网友:太可怕了

量子位 浏览 15462

斯基拉:格瓦迪奥尔距离加盟曼城一步之遥,年薪1000万欧元

直播吧 浏览 11679

贝嫂晒视频为儿媳庆生 沙滩全家福曝光次子缺席

笑猫说说 浏览 8949

巩俐红毯上气场全开的秘诀 竟是泰勒“玩剩的”?

想法 浏览 13027

日本歌手滨崎步成为新冠密切接触者,跨年演唱会宣布紧急取消

趣看热点 浏览 22511

现货比特币ETF上市交易,比特币涨约7%后一度转跌,灰度成交量爆表

华尔街见闻官方 浏览 8624

科比三女儿比安卡超像父亲,8岁的她五官变化明显

素素娱乐 浏览 15371

“与非门”乐队主唱蒋凡去世 音乐圈集体发文悼念

封面新闻 浏览 15491

员工被指在直播间低价倒卖他人快递 中通:已报警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54099

一滴水循环使用3.5次,台积电回应南科厂水情吃紧:营运未受影响

IT之家 浏览 15133

为什么有人说项羽的这句:“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是笑柄?

趣看热点 浏览 21697

说唱歌手艾福杰尼官宣恋情 与女友穿情侣装过节

扒虾侃娱 浏览 9656

4小时票房3165万,看完《沙丘2》我想说:好莱坞大片终于赢回一局

肥罗大电影 浏览 8420

快讯|2023年度网络安全报告发布:供应链等领域威胁加剧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8673

官方回应小米汽车全球最低风阻不科学:华为也一样

智车情报局 浏览 8781

高能预警:最烧脑的一集来了!

吐槽电影院 浏览 8486

知名港圈女神近况曝光 被指皮肤松弛显老态

港剧剧透社 浏览 15114

十余米高桥跳下救人小哥:当时真有点怂 那么高肯定怕

新民周刊 浏览 72927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首航

上证报 浏览 8536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