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五粮液能“平替”茅台?

虎嗅APP14446人阅读


作者|Eastland

头图|视觉中国

茅台虽好,就是太贵。酒贵、股票也贵。于是从酒桌到资本市场,总有人给茅台找“平价替代品”。

当过十多年白酒老大的五粮液,酒好、股价亲民,可谓茅台第一平替。

2021年2月,贵州茅台(600519.SH)股价从2600元震荡下行。2022年最高2077元,出现在分红前的6月末。2023年企稳,5月收于1628.9元,市盈率25.2倍(动),较2021年高点下跌36%(前复权)。

五粮液(000858.SZ)高点也出现在2021年2月,2023年5月收于161.2元,累计下跌53.7%,市盈率13倍(动)。

2021年2月以来,五粮液跌幅比茅台高18个百分点,动态市盈率仅为茅台的一半,看似更具投资价值。细看两家财报,若说五粮液被低估,或者说茅台被高估,并非没有道理。

茅、五都“涨不动”了

2017年,茅台营收增速冲高至49.8%。随后几年迅速回落,2020年、2021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1%、12%;2022年营收1241亿、同比增速提高到17%。

五粮液营收增速于2018年冲高到33%之后,回落较快,2022年营收740亿、同比增速不到12%。

除茅台以外,几乎所有白酒企业的产、销量都在下滑。拥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纷纷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出厂价格,以图“减量不减收”。

五粮液是个典型:2022年高端产品销量提高19%,中低端产品销量下降38%,但销售收入还涨了12%。

1)五粮液产品结构

2020年之前,五粮液将产品分为“高价位酒”和“中低价位酒”,每瓶(500ml)销售价格(含税)120元以上为“高价位”。2020年起五粮液仿效茅台将产品分为“五粮液酒”和“系列酒”(2022年报又改称“其他酒产品”)。

2022年,五粮液酒销售收入553亿、同比增长12.7%,在酒类销售收入中的份额提高到82%;系列酒销售收入122亿、同比下降3.1%,在酒类销售收入中的份额降至18%。

2018年总销量19.2万吨,2019年回落13.7%至16.5万吨(其中五粮液2.7万吨、系列酒13.9万吨)。

2021年总销量回升13.3%至18.2万吨(其中系列酒15.3万吨,占比83.9%)。

2022年总销量仅为12.7万吨,同比下降30%。其中,系列酒9.4万吨,同比减少38%;五粮液销量3.28万吨,同比增长12%。

2022年系列酒销量下降30%,但单价提高57%至130元/公斤。五粮液酒销售均价为1689元/公斤、同比增幅仅0.4%。


在白酒总销量六年腰斩、高端消费疲软的背景下,茅台六年不敢提价,其它品牌没有多少提价空间。以五粮液为例,在840元/瓶这个价位,已经涨不动了。

2)茅台产能也不涨

茅台产品结构领先五粮液两个身位。

首先,茅台高端产品(茅台酒)出货量大于系列酒。2022年茅台酒销售3.8万吨,占总销量的55.8%;系列酒销量占比44.2%。

2022年,五粮液液高端产品(五粮液酒)销量不到3.3万吨,仅占总销量的25.8%。

酱香型酒的生产工艺远比浓香型复杂,五粮液当过十多年“老大哥”,高端产品销量不及茅台,不是产能问题,而是生产多了卖不出去。

其次,五粮液各档产品销售均价远低于茅台——2022年,五粮液高端产品均价约为茅台酒的六成,中低档产品均价不及茅台系列酒的四分之一。

茅台产销量增长缓慢的原因是,茅台扩产不积极。

成品茅台酒是由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浓度的基酒勾兑而成。从基酒生产到勾兑成品,至少需要5年。

茅台基酒产能利用率始终保持在130%以上。2020年,茅台基酒产能上了一个小台阶、接近4.3万吨,基酒产量随之逐步提高到5.7万吨。

系列酒基酒产能逐年提高,2019年2.1万吨、2020年2.5万吨、2021年3.2万吨、2022年3.8万吨,利用率在90%~100%之间波动。

茅台不着急扩产:系列酒基酒每年增加几千吨产能;茅台基酒原地踏步

在建的“三万吨系列酒”项目,总投资区区8.38亿,每年投入区区1.15亿。

3)茅台的基酒库存

2022年,茅台基酒产能突破8万吨(实际产量9.2万吨),相当于五粮液产能的77%,较2021年提高7个百分点。

茅台不卖新酒,销售成品以酒龄5年的基酒勾兑而成(以酒兑酒)。每年勾兑成品消耗的基酒少于本年入库的基酒。

2019年、2020年,基酒产量均为7.5万吨,消耗量(等于成品酒销量)分别为6.5万吨、6.4万吨。

2021年,基酒产量增至8.5万吨,消耗量6.6万吨,盈余1.9万吨。截至2021年末,茅台库存量超过26万吨,其中成品1万吨、半成品(即基酒)25万吨。

2022年,基酒产量9.2万吨,消耗量6.6万吨,盈余2.6万吨。截至2022年末,茅台库存量达27.7万吨,其中成品1.25万吨、半成品26.4万吨。

茅台酒是世间独一无二兼具消费品、奢侈品、投资品的商品。

每年投放市场的飞天茅台约有8000万瓶(500ml),供给量不算少,进一步扩大产能是步险棋。因此净利润627亿的茅台,每年只花1个多亿扩大系列酒的产能。

茅台第二增长曲线

茅台产能不敢盲目扩张,价格更不敢随便涨。自从2017年飞天茅台出厂价提到969元,至今已进入第六个年头,换了三任董事长。深套茅台的投资者盼上调出厂价“若大旱之望云霓”。

不涨价的原因不展开说了,总之能涨早涨了,轮不到丁雄军涨。

除了涨价,茅台增厚利润的路径藏在近28万吨的存货里。

对多数企业来讲,存货是心病,不仅占压资金、还要计提减值准备,但茅台的存货是宝藏。

截至2004年,茅台运用IPO募集资金及部分利润向母公司收购陈酒4300吨(全部产于2000年以前)。在勾兑中只需少量使用陈年老酒调味,就足以令品质力压群雄。

上市后,茅台基酒产量上了一个台阶,年产1.4万吨。从博弈角度,竞争对手搞不到10年、20年的老酒,茅台没有必要“挥霍”。

2006年,贮存5年的基酒足可满足品质要求,茅台喊出“不挖老窖,不卖新酒”。

如今每年入库基酒量比勾兑成品消耗量高2万吨。照此趋势,10年后基酒库存将达50万吨!

基酒毕竟不是古董,“不挖老窖”不应成为教条,难道100年、1000年都不能动?

另一方面,茅台“大单品”——53度飞天,潜力已发挥到极致。大单品的好处是便于消费者识别,对茅台酒获得今天的品牌形象功不可没。

大单品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不同轮次、不同年份的基酒可以勾兑出无限丰富成品,53度飞天“包打天下”,好比中国书法只保留楷书一种字体。

茅台在500元/瓶一线有系列酒。在高端洋酒动辄上万的更高端市场存在感微弱。以茅台的技术力量,在5年的基酒中,按5%的比例就可显著提升品质(1吨老酒可以勾兑出20吨高档成品)。

2021年12月推出“珍品茅台”(标价4599元/瓶),是茅台盘活老酒的尝试。

适量动用陈酒,适时推出高端、差异化产品,有可能再造一个茅台。比亚迪先后推出的腾势、仰望销量肯定不及“王朝”“海洋”,盈利能力却有可能反超。

盘活28万吨存货,做大高端产品,在不提价的情况下获得丰厚利润,或可成为茅台的第二增长曲线。

“提直”就是提价

一瓶瓶白酒跨越千山万水,从酒厂来到百姓餐桌,多级批发代理体系功不可没。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并被电商、新零售冲击,批发代理在白酒行业的统治地位仍难以动摇。

茅台的情况很特殊——渠道利润奇高,加重消费者负担,酒厂没多挣钱,利益分配格局极不合理。53度飞天出厂价格969元,建议零售价格是1499元,经销商利润已经不低。经过层层加价后,到了终端市场,就变成了2500~2800元/瓶。合着茅台酒厂赚800元、渠道赚1600元。

“提直降代”这个提法来自民航业,国资委明确要求航司大幅提高机票直销比例,降低佣金成本。机票是电子的,白酒是笨重的实物,“提直降代”谈何容易。

而且,酒厂与经销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渊源,茅台“提直降代”进展缓慢。

2017年,直销、批发代理渠道收入分别为6.2亿、51.9亿,直销占比达10.7%;2018年回落到5.9%,2019年为8.5%,均不及2017年,开了“历史的倒车”。

2020年3月,高卫东就任茅台集团董事长。Q2直销收入占比直接从Q1的7.9%提高到16%,Q3回落、Q4再度拔高,反复“拉锯”,全年直销收入占比还是没达到14%。

2021年9月,丁雄军走马上任,Q3批发代理收入直降79亿、同比减少39.6%,而直销收入同比增长58.1%至52亿。2021年直销收入占比达22.7%。

2022年直销占比接近40%,其中Q4达到48%。

十年、二十年办不成的事,高卫东、丁雄军两位“外人”下车伊始就办到了。可见茅台提直降代不是不为,是不愿为。

直销收入远高969元出厂价,每瓶多赚好几百,消费者省下上千元。茅台、消费者、国家、股东多赢,输家只有“躺着数钱”的渠道商和黄牛。

随着直销比例增大,茅台酒及系列酒实际出厂价显著提高。2020年直销占比14%、53度飞天实际出厂价1160元/瓶;2021年直销占比22.7%,实际出厂价1210元/瓶;2022年直销占比40%,实际出厂价1340元/瓶,比名义出厂价(969元)高38.3%。

可见,提直就是提价

茅台是唯一在理论上可以彻底抛弃批发代理模式的酒企。假如把8000万瓶飞天分为12份,每月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投放一次,1499元/瓶,不出1小时即可售罄,经销商、黄牛赚走的差价(每瓶超过1000元),由茅台酒厂和消费者分享。

盘活老酒、提直降代切实可行,效果立竿见影,五粮液等其它品牌难以复刻。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境外网友发图声称福建舰甲板有裂缝 遭美智库公开驳斥

环球网资讯 浏览 78677

“腋下包”过时了?今夏最火的4只包包长这样,好看哭了!

Yuki女人故事 浏览 8335

宏碁宣布搭载 Ryzen AI 300 处理器的 Swift 笔记本第三季度上市

IT之家 浏览 8203

重庆大学团队将离子电流转为电子电流,让离子热电材料实现连续工作

DeepTech深科技 浏览 13753

超充智能为王 华为发布充电技术十大趋势

网易汽车 浏览 9731

英媒:欧洲企业已因俄乌冲突损失超千亿欧元

国际在线 浏览 11887

宁王大涨有巧合?大摩席位先加仓,看多报告随后出 分析人士:下游需求或超预期

科创板日报 浏览 8530

男子放弃登顶珠峰救人被质疑:已用无人机拍下证据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78670

媒体人:前广厦外援卡明斯加盟周琦老东家东南墨尔本凤凰

直播吧 浏览 11946

赛季首冠+国羽第2冠!凡晨2-1超级逆转夺冠 决胜局24-22险胜

醉卧浮生 浏览 9433

朴敏英被质疑收前任上亿生活费,本尊否认遭到韩媒炮轰!曝其违法

文艺圈娱乐号 浏览 10219

购车补贴是双刃剑,弱势车企只是被加速淘汰?

百姓评车 浏览 9371

李春生、张福生等四"虎"同时被点名 都和一个问题有关

政知新媒体 浏览 84539

羽绒服不要随便搭 3个搭配法则 既显高又时髦

时尚穿搭生活馆 浏览 10503

害死曹昂、典伟!被曹丕痛恨曹操却坚持重用这名大将

趣看热点 浏览 22923

尹红星中将履新 已任西藏自治区“戎装”常委

上观新闻 浏览 17637

5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整体涨幅回落 二手住宅环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 浏览 13657

星光大赏红毯 女明星撞衫摔跤流鼻血

萌神木木 浏览 10315

马布里:最后时刻得不了分也防不住对方 广厦是一支很强的队伍

直播吧 浏览 16860

潘德夫:这是我退役后第一场11人制比赛,希望队友下次能聚齐

懂球帝 浏览 9450

外交部:对鸟山明先生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央视新闻 浏览 71027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